星期天的午后,喜歡帶兒子去圖書館打發(fā)時間,常常是兵分兩路,一個去成人閱覽室,一個去兒童閱覽室,各尋其樂。
那天,和以往一樣借完書,我才來到兒童閱覽室,兜了一圈卻不見兒子的蹤影,向好幾個陪讀父母打聽都說未曾在意。正著急,猛然發(fā)現(xiàn)他坐在最里邊兩個書架的角落里“讀”得入神,面前的地板上,鋪展著一大堆的卡通書,花花綠綠的,仿佛正映照出他閱讀時的繽紛心情。我輕輕舒一口氣,和他招呼一聲,便找了本雜志就近挑個座翻看起來。
坐在我旁邊的是兩位年輕的“陪讀”媽媽,正一字一句地輕聲為兩個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讀書中的故事,時間久了,不免露出些疲倦來。許是我方才尋找兒子的聲音引起了她們對我的好奇,其中一個逮著個空便和我搭訕起來:“你家小寶貝已經(jīng)識字了嗎?看年齡好像應(yīng)該也是四五歲呀!”當(dāng)我告訴她兒子還不怎么識字時,那位年輕的媽媽微微舒一口氣,吃了一顆定心丸似的,然后又好奇地接著問:“不識字怎么能一個人有滋有味地看那么長時間?能看懂嗎?”我正想解釋兒子只是隨便玩時,兒子已經(jīng)捧著一大摞的卡通書坐過來了,噘著小嘴嘟噥道:“誰說我看不懂,阿姨,我告訴你,這里是……”一系列關(guān)于神奇數(shù)碼寶貝的故事奇奇怪怪地冒出來,把我們大家都逗得忍俊不禁。
四周那些勤勉的“陪讀”媽媽們也許并不知道,其實,美妙的故事不只流傳在文字里,也躲藏在孩子自己的想像世界里。對于不識字的孩子來說,同樣可以給他們的閱讀留一點空白,養(yǎng)成他們自己“閱讀”的習(xí)慣,能夠讓他們更自主地得到快樂。
說起這個發(fā)明,純屬偶然,記得兒子更小一點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纏著我講故事,可很多時候我太忙碌,實在抽不出空來專門為他“陪讀”,只好搪塞給他幾本花花綠綠的幼兒畫報什么的,讓他在一邊自個兒“讀”去,還對他說,自己和圖畫里的人物說說話,故事就會自己跑出來!就這樣,我一邊做著自己的事,一邊有心無心地回答他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千奇百怪的問題。時間長了,他沒事的時候居然也學(xué)會了像模像樣地閱讀,常常會拿著一本圖畫書,從頭“讀”到尾,有時候還能樂得自個兒笑出聲來。而我,看著兒子在“故事自己跑出來”的期待里快快樂樂地閱讀著、成長著,我忍不住也偷著樂。
讓故事自己“跑”出來,這原本不過是我這個“陪讀”媽媽無意中想出的懶招,但想不到的收獲讓我悟得了一點道理,那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適當(dāng)?shù)赝迭c兒懶,也許會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譬如:不為孩子讀每一個故事,可以留給他一個想像的多彩世界;不為孩子做每一份主,可以讓他從小形成自主選擇的意識;不總是手把手地教給他細(xì)致的操作方法,可以培養(yǎng)他敢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在孩子的要求下隨叫隨到,可以讓他懂得有時候必須學(xué)會自己去尋找快樂……